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23年沪教版初中化学初三第二学期7.1《日常的有机化合物》测试

   日期:2025-08-08     来源:www.rsrhd.com    浏览:692    
文章简介:7.1《日常的有机化合物》测试 1、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不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    B.塑料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2.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学校为每一个班买了两只体温计。...

7.1《日常的有机化合物》测试

1、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不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    B.塑料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2.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学校为每一个班买了两只体温计。学了化学之后,我觉得每次测量体温后比较适合给体温计消毒的办法是()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沸水中煮20~30分钟

C.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    D.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烤

3.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现若将被采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它可采集的气体为:①H2 ②CH4 ③CO2

 

A.只有①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均可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可以成功的是(    )

A.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B.将小苏打加入水中配制成溶液

C.用食盐水浸菜刀预防生锈           D.用加热的办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

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水是氧化物    B.空气是化合物   C.氮气是纯净物   D.乙醇是有机物

6.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不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蓝色塑料饭筐    B.礼仪化纤校服外套    C.操场橡胶跑道    D.班级前后木门

7.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是有机化合物

D.从水平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水平比为11:17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成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俗名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名字

化学式

俗名

A

乙醇

CH3CH2OH

酒精

B

氧化钙

CaO

熟石灰

C

碳酸钠

Na2CO3

小苏打

D

氯化钠

NaCL

食盐

A.A B.B C.C D.D

10.在汽油中添加肯定比率的乙醇(C2H5OH)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已经在国内部分区域用,它将逐步取代现有些92号汽油。下列关于乙醇汽油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将继续维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B.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乙醇汽油的用法将彻底防止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D.乙醇是氧化物

11.下列过程中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医疗急救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气焊    D.食品充氮防腐

1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A.氮气、氧化镁、氢气    B.镁、氧化铜、海水

C.银、酒精、稀盐酸    D.水、红磷、食盐水

 

 

2、填空题

13.鲜度维持卡(如图)以纸片为载体,以食用酒精(C2H5OH)和柠檬酸为材料制成。常常用于蛋糕、面包、月饼等食品包装内,能在被保鲜食品的周围形成肯定浓度的气相保护层,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1)酒精是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酒精挥发形成气相保护层的过程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4.请你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3)维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

15.能源“非石油化”是策略目的,进步以CH4 、CO2等为材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走向。一般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步骤。

 

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CH4在空气中燃烧时,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察看到烧杯内壁有______。

CH4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重大意义在于________;国内科研职员第一发现CH4可直接分解获得C6H6和H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①中CH4与H2O化学与科技

①“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在哈尔滨考察的第一站选在七O三研究所,知道小型燃气轮机研发状况。为使天然气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原因是:燃烧时要有____________,如此可有效地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炭粒、尘粒的排放,进而降低浮尘的形成。

②轮船制造业一般会用到硬铝,主要借助它的_________等性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小红对小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讲解与结论

实验①: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

①分别用物质名字和化学符号写出铁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_______。

实验②:取直径_______,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

火星四射

 

 

19.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字: a_______ ,b________。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采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使用F装置来采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制得氧气用来做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G中铁丝剧烈燃烧,H中铁丝不燃烧,则G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对比装置G和H,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B装置和D装置用__________(填实验用品)连接,并在D装置中盛放______(填名字)试剂,如用E装置采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

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_  。

A.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B.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C.锌粒与稀硫酸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某同学借助图中的A、F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据此推断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办法中的___________。

A.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C.CO和H2在催化剂有哪些用途下反应        D.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4、判断题

20.元素X、Y、Z、M是初中容易见到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水平最小的气体单质

Y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Z

其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M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⑴M元素的名字是 _________  。 

⑵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此物质不是_______  

⑶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  ,该有机物中X元素的水平分数为____________  。 

⑷由Z、M 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俗称________  ,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氧化物,I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写出A、F的化学式:A ________,F________。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反应③是基本反应种类中的________。

反应②能________热量。

 

 

5、计算题

22.某有机物1.6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其相对分子水平为16,求该物质的化学式。

23.食醋是厨房中常见的調味品,其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

醋酸是_____化合物。

醋酸的相对分子水平是_______;

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水平比是_______;

  _____g醋酸中含6. 4g氧元素。


参考答案

1.A

【分析】A、金属是金属材料,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正确;B、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错误;C、合成橡胶是有机合成材料,错误;D、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错误。故选A。

点睛:金属是金属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

2.C

【分析】比较适合给体温计消毒的办法是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用自来水冲洗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沸水中煮或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烤大概使体温计玻璃泡炸裂。故选C。

点睛∶用医用酒精消毒是医院常见的消毒办法,既简单又便捷。

3.B

【分析】密度比空气大的气领会先聚集在集气瓶的底部然后慢慢上升,故该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a端通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领会先聚集在集气瓶口,故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b端通入,因为氢气和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故从从b口进入。故选B。

4.C

【分析】A、蜡烛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家庭小实验能成功;B、小苏打易溶于水,将小苏打加入水中能配制成溶液,家庭小实验能成功;C、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用食盐水浸菜刀不可以预防生锈,家庭小实验不可以成功;D、聚乙烯塑料具备热塑性,用加热的办法给聚乙烯塑料袋封口,家庭小实验能成功。故选C。

5.B

【分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少气体、水蒸气等,是混合物,错误;C、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一种单质,是纯净物,正确。D、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正确。故选B。

6.D

【分析】A、蓝色塑料饭筐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错误;B、礼仪化纤校服外套是用涤纶制成的,涤纶是合成纤维,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错误;C、操场橡胶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汽车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其中含有聚氨酯预聚体、废汽车轮胎橡胶等多种合成材料,错误;D、班级前后门是用木材制成的,是天然材料,正确。故选D。

点睛: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不是是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点: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容易见到材料的分类进行剖析判断。

7.C

【分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错误;B、银杏酸由分子构成的,1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错误;C、银杏酸是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正确;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水平比=12×22:1×34=132:17≠11:17,错误。故选C。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重点。

8.D

【分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但不可以证明有水生成,故B错误;C、因过氧化氢水平分数不同,没办法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成效,故C错误;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本身不可以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底层先熄灭,上层后熄灭,故D正确。

点睛∶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燃烧后应是固体。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应只有一个变量。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本身不可以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

9.A

【分析】

【解析】

A、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H3CH2OH,故选项正确;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选项错误;

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项错误;

D、食盐是混合物,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一是要先根据“左正右负”的原则,即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侧,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侧(但甲烷(CH4)、氨气(NH3)除外),书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二是使用交叉法,即交叉正、负化合价的数值,找到并标出各元素符号右下角所要标注的原子或离子个数,即可得到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10.A

【分析】

【解析】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形成混合物,各成分维持自己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B、乙醇是有机物,故是由乙醇分子构成,故错误;

C、乙醇汽油的用法只能降低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故错误;

D、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故选A。

11.D

【分析】A、医疗急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是化学变化;C、气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食品充氮防腐过程中没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D。

点睛:解答时要剖析变化过程中是不是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12.B

【分析】氧气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氧化钙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是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是混合物。A、氮气是单质、氧化镁是氧化物、氢气是单质,不符合题意;B、镁是单质、氧化铜是氧化物、海水是混合物,符合题意;C、银是单质、酒精是化合物不是氧化物、稀盐酸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水是氧化物、红磷是单质、食盐水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化合物    物理    

【分析】

【解析】

(1)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酒精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填化合物。

(2)酒精挥发形成气体,只不过酒精的状况发生了变化,并没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14.  2OH-  CH4  N2

【分析】(1)两个氢氧根离子是2OH-, 离子讲类型,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3)维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N2,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点睛∶离子是微观粒子讲类型,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15.  化学  电  无色液滴  开发“非石油化”能源  6CH4=C6H6+9H2  CH4+2H2O=CO2+4H2  KHCO3  3

【分析】依据所学常识和题中信息知,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H4在空气中燃烧时,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察看到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CH4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重大意义在于开发“非石油化”能源  ;国内科研职员第一发现CH4可直接分解获得C6H6和H2,化学方程式为6CH4=C6H6+9H2。①中CH4与H2O=CO2+4H2。②中一般加好友K2CO3溶液吸收CO2,此反应表示为K2CO3+CO2+H2O = 2 KHCO3,N2+3H2=2NH3 , N2 与 H2根据分子数1:3反应生成NH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16.  CH4  C2H5OH+3O2  2CO2+3H2O  A

【分析】(1)甲烷的化学式是CH4;

(2)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3)A、水沸腾,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水平和体积均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使火柴的温度达到失火点,M处水蒸气有哪些用途是使火柴温度达到失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17.  减少水的硬度  温度没达到失火点  CH4+2O2==CO2+2H2O  4Al+3O2═2Al2O3  足够多的空气和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降低有害气体  B

18.  试管口没放一团棉花  ①铁丝过粗  ②铁丝表面生锈或③氧气不纯(氧气浓度过低)或④没用火柴引燃或⑤铁丝没绕成螺旋状  0.20mm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 O2  Fe3O4  铁丝的含碳量越高,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越明显

【分析】(1)依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解答;

(2)依据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可能缘由采集到的氧气不纯或铁丝表面的铁锈没清理干净进行解答;

(3)实验①:依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写出反应的表达式;

实验②:依据对比实验的特征剖析应用铁的直径,依据实验的现象剖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缘由是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改进手段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可能缘由采集到的氧气不纯或铁丝表面生锈; 

(3)实验①: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Fe + O2  Fe3O4;

实验②:依据题意可知,对比实验的变量是含碳量,所以选取的铁丝直径应为0.22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由燃烧的现象可以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铁丝的含碳量越高,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越明显。

19.  长颈漏斗  水槽  A  7231456  O2不容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3Fe+2O2__________Fe3O4  温度达到失火点  CaCO3+2HCl=CaCl2+H2O+CO2↑  胶皮管  【答卷空10】浓硫酸  ①  A 、C  A

【分析】 依据常用仪器的结构,可知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 a为长颈漏斗,b为水槽;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实验实验时应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加热、用排水法采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最后熄灭酒精灯,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7231456;因 O2不容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可用排水法采集氧气,即用F装置采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装置G和H明显的差异是铁丝的温度不同,说明可燃物燃烧除与氧气接触,还需温度达到失火点;

⑶实验室借助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B装置和D装置用胶皮管连接,并在D装置中盛放起吸水用途的浓硫酸;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如用E装置采集该气体,则气体从①端进入;

C装置为启普发生器的浅易装置,适用块状不溶固体与液体反应,且反应无需加热,如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锌粒与稀硫酸,而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不可以用此装置来制备气体,故答案为AC;

某同学借助图中的A、F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因此制取甲烷的装置需要加热,实质是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故答案为A。

点睛:明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况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有,气体的采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制取装置包含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假如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无需加热,假如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容易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采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无需加热,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假如用E装置采集二氧化碳,应该从长管进入,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C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并且多孔隔板上能放块状或颗粒状的药品,粉末状的固体药品不能。

20.  Ca  金刚石  有机物  CH4  25%   生石灰  CaO+2HCl==CaCl2+H2O

【分析】元素X、Y、Z、M是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的四种元素,X可形成相对分子水平最小的气体单质,所以X是氢元素,Y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所以Y是碳元素,Z其单质约占空气体积的,所以Z是氧元素,M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以M是钙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依据剖析,所以M是钙元素;碳元素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此物质不是有机物;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该有机物中X元素的水平分数为:×100%=25%;由钙、氧两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
1组成的化合物,俗称生石灰,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

21.CH4,CaO2C+O2COCa2+CO2===CaCO3↓+H2O化合反应放出

【分析】

【解析】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那样A是甲烷;C是黑色固体单质,那样C是碳,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D是水,E是一氧化碳;F是氧化物,I可用于补钙剂,说明F中有钙元素,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F是氧化钙;故A、F的化学式分别为:CH4;CaO;

反应①为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因此H是二氧化碳;由于G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反应③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是多变一,是化合反应。

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过程中放出很多的热。

22.CH4

【分析】先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类型不变,确定:该物质中肯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水平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不是含有: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水平=4.4g××100%=1.2g,3.6g水中氢元素的水平=3.6g××100%=0.4g,1.2g+0.4g=1.6g与该物质的水平相等,故肯定不含氧元素,所以碳、氢的水平比=1.2g:0.4g:=3:
1;则该物质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 : =1:4,又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水平为16,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点睛:由题意“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可推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水平,二氧化碳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水平,从而进行解答。

23.  有机   60    6:1    12

【分析】依据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剖析解答;依据相对分子水平的计算办法计算即可;一个醋酸CH3COOH分子中含有2个C,4个H,求出相对水平比即为醋酸中C、H元素的水平比;  依据氧元素的水平除以醋酸中氧元素的水平分数解答。醋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醋酸的相对分子水平12+1×3+12+16+16+1=60;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水平比为(12×2):(1×4)=6:
1; 6. 4g÷[×100%]=12g。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